Search

家醫科的住院醫師有兩個月是在急診訓練,所以我也上過2個月的班。只能說急診的班實在是比門診刺激的多,因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家醫科的住院醫師有兩個月是在急診訓練,所以我也上過2個月的班。只能說急診的班實在是比門診刺激的多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來的是甚麼樣的病人?動不動就會有一個看似穩定的患者倒在你面前,壓力力之大令我無法承受也是我沒想要選急診的原因。但急診卻又是危急病患救命的第一線,實在不能沒有。一個護士要照顧14床,實際上是比病房還多。算一算扣掉走路的時間,一床一小時還分不到5分鐘,如此哪來的醫療品質可言?沒有醫療品質帶來的就是糾紛機會提高,有時候不是醫生護士不認真、不努力,而是真的忙不過來。動不動就過勞和醫糾的結果讓這個科開始令人卻步,找不到人。沒人要做以後又會加重原本在線人員的負擔,最後撐不下去一個一個離職造成整個崩盤。
我還記得10年前我還在實習的時候,那時候我所在醫院的內科需要8個住院醫師,但最後只招到6個,但六個人如何去承擔8個人的工作,所以一年後那屆的住院醫師就剩下一個人,其他五個都轉科了,現在醫院就是這樣的情況。婦產科第一名沒人走,外科第二名,內科第三名,幾乎只要是會累的科都招不到人,因為人都很聰明,賺沒多少錢,累得要死,被告都是百萬千萬起跳,病人動不動就要打要罵要投訴,這種工作是你要做嗎?
要避免人才斷層,我覺得政府都用錯方向了,除了合理的薪資之外,醫療人員需要的是一個有膽識有肩膀的人給予適當的保護、改變制度、杜絕濫訴、並以政府的力量擔起醫療疏失賠償的責任,否則勇於任事的人反而容易被醫療糾紛賠償壓垮一生,一輩子賺的都賠不起,重病誰還敢看呢?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家庭醫師心情紓發、看診心得、雜記
View all posts